文:David Cranshaw
攝影/溫孟翰(取自小黑老師)
1992年左右,小黑老師剛踏入跳舞的世界。那是一個什麼都學的年代:由於資源缺乏,老師也只能隨著當時的潮流遊走,Breaking、Popping、Locking、Party Dance,有什麼就學什麼。
經過Middle School時期、Elite Force崛起,到千禧年後,老師又看到了許多新的東西,也和Mask的團員們走過大大小小的舞台,持續將他們跳舞純粹的感動分享給更多人。
在2010年前後,台灣的街舞battle開始盛行。這段期間,因為大家交流頻繁,開始出現了許多不一樣的東西。「努力讓自己成為競技型舞者」,成為小黑老師當時的目標。
然而,在這百花綻放的盛況中,什麼又是真正的「強」呢?又是基於什麼樣的因素,萌發出了Mask所堅持的精神呢?
小黑老師的樂於思考,使他在許多事情上具有獨到的眼光。
(取自小黑老師)
音樂就是一種訴求
2014年後,小黑老師受到Brian Green、Marjory等House舞者的啟發,啟發老師開始探索自己,開始越來越喜歡聽音樂。
「音樂就是一種訴求,
我越來越重視音樂的細節,就必須要更慢地詮釋它,
我就不再像年輕時候那麼重視表象。」
- 小黑老師
曾經,老師也因為在舞蹈比賽中表現突出,而被滾石唱片看中。當時老師也希望利用這個機會,以舞團的形式在大舞台上發展,讓身邊的人都能夠被社會大眾看見。為此他曾和唱片公司有過一番摩擦,卻也因為這個難得機會,讓他接觸到唱片製作與演藝生活。
猶記得第一次進錄音室時被前輩說自己不會聽拍子,在經歷過真的與音樂人相處後,才讓小黑老師更加了解音樂本身。
從小聆聽L.A. Boyz的小黑老師也曾跨足演藝界,並以同名曲子〈呼嚨〉傳唱一時。
(取自銀河廣播電台網站)
早期的很多Hip Hop作品都是從交響樂、爵士樂、搖滾樂而來的。黑人的音樂天賦是在於他們對於環境的感受,藉由在日常生活中把這些感受即興地呈現出來,最後形成了他們的音樂文化。
攝影/劉玨妤
其實我們都過得太安逸了。這些Hip Hop文化的先驅,為了求在社會上生存,努力將自己的天賦、才能轉換為可以販賣的商品。與之相比,我們現在在跳舞上的追求與付出反而顯得薄弱。
跨過知識的瓶頸
一般而言,練舞最大的瓶頸莫過是受傷。然而,受傷往往還有機會透過外力的身體調整與訓練去緩解、恢復,或是利用身體其他部位替代;但在知識上的缺乏,卻常常很難找到方法去彌補。
這個世界其實很大。如果永遠都待在同一個地方,可能取得的知識都會是一樣的,在自己的知識領域裡固守著已知的疆界,甚至連被欺騙了也不曉得。
Mask的老師們也曾在HHI台灣賽區獲得佳績,並取得代表權前進美國為國爭光。
(取自TWKAA台灣動態藝術協會)
舞齡即將邁入三十年的小黑老師,一直到三年前才去了Hip Hop文化的發源地紐約。這趟旅程著實讓老師開了眼界;對於一個舞蹈生涯已經小有所成的Hip Hop舞者而言,老師自認已經太晚了。
在紐約,很多舞者在公園裡教課卻不收錢,自掏腰包辦party、放歌,無私地分享跳舞並以此為樂。在一場以Run-DMC為主題的party上,老師甚至看到許多畫家、樂手們同時也都懂得和身旁的人一起享受音樂,自然地跟著音樂舞動。
這是老師在台灣從來沒有過的體驗,他真的見識到跳舞成為紐約人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(取自小黑老師)
敲著鼓,跳著舞,在鞋店就變成了日常
就在最近筆者也發現了這個現象:因為COVID-19(新冠肺炎)疫情肆虐,現在只要一打開IG,就會看到好多DJ或舞者,透過直播分享自己的音樂和舞蹈。其中,當然也包含了好多OG(Original Generation)的老師們。
「紐約人的跳舞真的已經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份」,老師的感受好深。當他深入到當地居民的生活之中,他認真地發現到,他們真的好愛跳舞、好愛音樂。
(取自小黑老師)
在鞋店裡,發生了這樣的小故事:試穿鞋子時,店員就直接在老師身旁rap了起來。乍聽之下,他覺得對方實在是太Hip Hop了,驚喜地轉過頭去看,沒想到對方就也這樣望著自己,像是說著,我不能嗎?
於是老師觀察了當地人試穿鞋子的情形。他發現當店員在旁邊rap、跳舞時,只有像他這樣外地來的觀光客才會大驚小怪。也難怪當他每次看向店員們時,他們也就直直地看著他,覺得他好奇怪。
攝影/CowB(取自小黑老師)
事實上,我們就像是〈Style Wars〉等Hip Hop紀錄片裡說的那樣,帶著商業的眼光闖入紐約人的日常,甚至錄了他們的影片放在網路上變成是一個可以點「讚」的物件,將這些行為拿來作為是一種商業行為。
像是我們一般在亞洲的地鐵裡不會做的事情,一直在網路上被我們瘋狂地轉發,紐約人反而覺得,這只是everyday life,因為這些場景確實每天都能夠見到。正當世界各地的舞者都在跳舞中追逐著什麼,這些身處在街舞發源地的美國舞者們,似乎對各種街舞比賽都不甚熱衷。
又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?他們每天就在做著這些事,何必去索要這些所帶來的附加價值?正是因為他們太不在乎這些事情,所以才能一直玩出更多新鮮的東西。
攝影/IP Dance Skool(取自小黑老師)
我只是喜歡,我覺得我喜歡,我想要這樣跳
一如上篇「用盡一生的追尋:MASK周年誌慶 小黑老師 專訪(上)」中所提到的理念,筆者認為,老師在跳舞上的追尋,似乎就是一個追尋真實的過程。捨棄掉了表面的光鮮亮麗,老師想要留下的是這些時間所乘載的情感記憶,而記憶卻往往更貼近人們認知裡的真實。
「我覺得用實力做出的東西,勝過於譁眾取寵。
就像是以前的電影看板,那都是用畫的!
它們是真的很酷欸!那真的都是用畫的!」
- 小黑老師
攝影/劉玨妤
像是從今日電繪技術發展出的華麗效果中,回到一筆一畫手繪的純粹,對跳舞這樣執著的小黑老師與Mask其他老師,卻時常因此而被覺得過時或是太過old school。
「我覺得Mask很幽默啊!」老師笑著說。
「我覺得我們的幽默是像周星馳那種,要看好幾次才會發現。
你可能看第一次只是覺得他無厘頭,
看第二次之後才發現,啊這個梗以前就用過了啊,但為什麼還是可以這麼好笑。」
- 小黑老師
Mask持續在與其同年成立的「台大盃」賽事上堅持自己的信念。
攝影/CowB(取自台大盃)
當同樣的梗用過了好多次,卻總能夠讓人發出會心一笑:這就是堅持,是Mask的老師們想要做到的事。也許在十年之後的某天,當我們再把Mask的影片拿出來看時,還是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。
如果這樣的感動已經在每個年代都讓人覺得好笑,那它實際上就已經超越時間的限制,而與潮流並進,即使它在Mask的舞蹈中其實不曾變過。
其實在跳舞的路上,小黑老師從很有目標到不知道目標是什麼,也從原本很有計畫到終於發現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,老師經歷許多過後,最大的體悟就是潮流一直在變,而我們該做的應該是在其中找到自己,而不是一再地困在既有的知識框架中。
「就像是我被人家定義是old school,
我只是喜歡,我覺得我喜歡,我想要這樣跳,
我覺得它有無限可能會繼續發生所以我堅持。」
- 小黑老師
尾聲:和時間來場愉快的散步吧
Mask團員合影。
左起:康爽、阿祥、亨利、小虎、小Gam、阿吉、小黑、Meck、小筑。
(取自小黑老師)
與老師談話,最酷的地方其實是老師經歷過許多我們沒有感受過的時代。老師們跟著時代在走,而我們只體驗過現在這個時代。也因此,老師其實覺得不用總是給予其他人太多建議,否則很容易限制了對方的發展。
對於我們自己,因為深知自己隻身處在這個時代,在學習上就要承認自己確實還不知道很多;但是當自己已經與時代並進,成為教育者的身分,就應該要確定自己的腦袋能夠裝得下更多東西,並不是腳跟著時代在走,腦子卻留在原地。
攝影/CowB(取自小黑老師)
從身邊的朋友稱呼自己「黑哥」到變成「黑爸」,表象的尊稱逐漸演變成大家內心的尊重。隨著年紀愈長,小黑老師愈提醒自己必須要跟上時代,也常常告訴自己,當腦子已經裝不下更多時,就是自己應該要退休的時候了。
「當你真的裝不下了,你就也很難跟很多人溝通,
到那時你也只是亂講話而已。」
- 小黑老師
經典台灣Hip Hop風,點擊無限回味:
Komentáře